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必须划分等级。
分别对应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指标及年平均故障时间:
T1数据中心:基础型
Tier 1——第1级:可用性99.671%、年平均故障时间28.8小时。
基本型,这类数据中心使用单一路由,没有冗余设计。
T2数据中心:组件冗余
Tier 2——第2级:可用性 99.741%、年平均故障时间22小时。
部件冗余,还是使用单一路径,增加部件的冗余。
T3数据中心:在线维护(全冗余系统)
Tier 3——第3级:可用性 99.982%、年平均故障时间1.6小时。
在线维护,拥有多路路径,设备是单路,T3 机房应可以方便升级为 T4机房。
T4数据中心:容错系统
Tier 4——第4级:可用性 99.995%、年平均故障时间0.4小时。
容错系统,拥有多路有源路径,增强容错能力。
国内机房等级
按照中国标准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数据中心可根据机房选址、建筑结构、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及机房的使用性质及由于场地设备故障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